科技振兴更精准!陕西汉中以“云”贯穿脱贫“攻坚战”
3月27日,来北京参加“百度智能云2021云智技术论坛”的汉中市扶贫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乐,在活动现场分享过去一年“脱贫攻坚战”的创新经验时发出如此感慨。
“1120个驻村工作队”、“产业扶贫项目3752个”、“覆盖贫困人口27.24万户”……自2016年至今,汉中市累计脱贫52.4万人,并在全省的脱贫攻坚考核中取得了三连优。汉中的扶贫“攻坚战”打得响亮也艰辛。
地处秦岭、巴山之间的陕西汉中,位于中国地理几何版图中心,又是三大经济圈的融合之地,四季分明、气侯宜人,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然而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增收难度大。汉中九县两区全部都曾纳入扶贫范围。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基层工作效率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填表造册多、工作难实时共享等。刚开始扶贫的时候他们称我们为‘表哥’、‘表姐’,因为我们整天在填表。我们后来推出了汉中市脱贫攻坚云计算平台,核心思想是数据同源、信息共享,用到云计算、百度 AI 智能技术。”
传统工作方式中的“短板”如何用新的技术补齐呢?刘乐说:“比如,我们运用 AI 了,但事实上我们办公室的信息小组并不知道 AI 怎么实现的,但知道百度 AI 能用、管用、好用就行了。”在之前的脱贫工作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判断“贫困”。“贫困户脱贫有一个指标,就是‘两不愁三保障’,以及一个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必须有一个安全住房和安全饮水。”
刘乐介绍到,办公室自己研究了如何使用飞桨企业版“开发双平台”之一的 EasyDL 零门槛 AI 开发平台,综合来看只用四步。首先进行照片筛选,把认为有明显区别的200张照片上传到 EasyDL 平台,再不断优化、调整照片数量和照片内容。为了提高准确率,刘乐的团队还同时使用 EasyDL 平台的“图像分类”和“物体检测”功能进行交叉比对来提高准确度。“我们真实的识别效果可以拍着胸脯说准确率在85%以上!
随后,汉中扶贫办信息中心还把 AI 的应用实践贯穿到整个脱贫攻坚的全过程:
一是把识别出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为基层干部开发了一键筛查功能,方便督导考核人员和第三方评估人员,为其提供数据线索。
二是设计了一套算法,将贫困户的家庭成员相关情况也计入评估指标。通过这套算法,每一个贫困户都可获得一个数值,直观地呈现并分析他的贫困程度。这套算法一共涉及五十多项指标,而通过 AI 来获得数据的指标就有八项,还都是核心指标。
在使用了智能的 AI 分析后,汉中市扶贫办在当年就紧急将三千多户纳入到监测范围进行重点关注与帮扶。在工作重、任务紧的“攻坚战”中,优化资源的投入就是帮贫困户们抢时间、抢安全。
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也是新奋斗的起点。
刘乐分享到:“下一步,我们已经有了数字乡村规划纲要,截止2025年一定要在数字乡村上取得重要进展。2050年全面完成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振兴的开始,乡村治理能力和乡村数字化水平要有质的提高。
近日,汉中已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出任务图、时间表,着力实施“八大行动”、推动“七项改革”、强化“四个保障”,为“三农”加快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其中,如 AI 病虫害防治的智慧大棚建设、智慧城市和乡村网格化管理建设等等,都已提上日程。
同一时间,在27号的活动中,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也指出“深度学习将人工智能进一步推进到与产业场景广泛结合的新阶段”。她表示,企业机构等在构建 AI 开发平台,以支持技术团队能够充分将 AI 技术引入应用中时最需要关注三点:场景先行、自主创新、效能为要。AI 开发平台上需要结合场景建设能力,要足够灵活、易用的平台以进行自主创新,最后还要从资源利用和开发效率方面提升创新应用的效能。
百度智能云推出的“云智一体的 AI 开发全栈模式”,基于百度全球领先的 AI 技术和生态优势,AI 原生的云基础设施与 AI 开发融合一体,为企业提供满足实际业务场景需求的、低成本高效率、全流程 AI 开发支持的全栈解决方案,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
AI 作为一个可以为很多人、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机构降本增效的“生产工具”,以及为像汉中扶贫办刘乐团队一样富有创造性地构建自己业务中解决问题新方案的“创新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不同技术背景的人接受并使用着,其中就包含“0算法”、“0代码”的“开发者”。
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的全栈 AI 开发模式中,以开源深度学习平台飞桨为底座,为零算法基础人群提供 EasyDL 零门槛 AI 开发平台,零代码自动建模、便捷快速上手;为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提供 BML 全功能 AI 开发平台,满足灵活和个性化开发需求,以业界最强 AI 能力和平台帮助企业应用 AI 技术实现效率提升和创新价值。